什么是声带白斑病和喉癌?
喉癌
喉癌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病年龄多在55到65岁之间。
根据发病位置喉癌一般被分为以下三种:
- 声门型喉癌(60%)
- 声门上型喉癌(40%)
- 声门下型喉癌(1%)
声门型喉癌的原发部位为声带,占喉癌发病率的百分之六十。
由于沃尔特博士只治疗声门型喉癌,所以本文仅介绍声门型喉癌。
声带鳞状细胞癌

声带白斑病
声带白斑病为声带黏膜上皮角化增生和过度角化所发生的白色斑块疾病,其病变可能是边缘清晰局部性的,但也可能是散射扩展性的。
声带白斑病有可能发生癌变。然而从外表难以辨认病变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因此必须进行病理检查,以便定性。
声带白斑病


声带白斑病和喉癌的病因是什么?
声带白斑病和喉癌的最主要病因是烟酒过多。大多数患者的病史起码证实这两种致病危险因素之一。
胃食管返流也被认为是可能导致声带白斑病和喉癌的病因。
此外,慢性喉炎也是诱发声带白斑病的一个可能因素。由于过度吸烟而常年患慢性喉炎的病人有可能得声带白斑病,并由此恶化成喉癌。

声带白斑病和喉癌有哪些症状?
声带白斑病被看作喉癌的前期病变。主要症状是程度不等的嗓音嘶哑,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变的大小。嗓音嘶哑是声带黏膜病变的第一个明显症状。随着病变组织的扩大,病人喉部有异物感,并随即出现吞咽障碍。
在此我们明确地提请患者注意,由于仅从嗓音嘶哑无法断定声带发生的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病变,所以如果嗓音嘶哑症状持续两到三周以上,患者务必要请喉科专家进行喉镜检查。

声带白斑病和喉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外科手术
当声带黏膜首次出现局部的白斑时,可采用以下疗法:
- 药物治疗
- 吸入疗法
由于声带白斑有可能是喉癌的前期病变,所以一定要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喉癌的可能性。因此,手术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
只有当声带黏膜首次出现局部白斑时,可以进行约10天的药物治疗和吸入疗法。如果这两种疗法无效,那么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措施。
声带白斑手术应该在尽可能不损伤声带的前提下进行。假如切除过多的健康组织,将留下严重的嗓音嘶哑后遗症。所以必须选择一种最温和的手术方法。关于声带白斑病手术的详细情况请见声带白斑病手术一章。
声带白斑病手术案例
声带白斑病手术前
声带白斑病手术后
声带癌手术案例
声带癌手术前
声带癌手术后

关于声带白斑病的事实与传说
声带白斑病一般被认为是喉癌前期病变。然而仅从定义出发,既不能排除病变是恶性的,也不能肯定它是良性的。因此,我们明确地告诫患者,假如药物或吸入疗法没有效果,那么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并且务必进行病理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是恶性的,应同时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手术、放疗、化疗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患者也应知道,良性的声带黏膜白斑经常是可以通过消炎药治愈的。

声带白斑病案例
一位52岁的音乐教师数月嗓音嘶哑。据他自述,开始时嗓音只是轻度喑哑粗糙,后来嘶哑越来越厉害,并且嗓音也明显变低。上音乐课教唱歌时他感到十分吃力,最后,高音完全唱不上去了。
患者每天吸烟10支左右。很少喝酒。大约半年前他患了喉炎,数月不好。他说嗓音嘶哑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频闪喉镜检查时可看到患者右侧声带中1/3处有明显的白斑,而且已不是边缘清晰的局部病变,而是在声带上皮呈散射状组织病变。与左侧声带相比,右侧声带明显发红,呼吸时声带运动正常。右侧声带振动明显不如左侧。患者嗓音嘶哑,自然音高降低,并已完全失去歌唱能力。
医生建议患者立即进行声带手术。手术采用的是声带整形再造术。手术中发现,白斑已扩展到患病声带面积的一半以上。
因此手术师决定采用温和的皮质剥除术。手术只剥去黏膜上皮,保留固有层,这样一般不会破坏患者的嗓音。
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声带白斑病变已是癌变前期,即所谓的原位癌。原位癌必须被看作癌症早期,因它有可能转化成喉癌。
经过14天的禁声休息和药物配合治疗,患者嗓音基本恢复正常,嗓音响亮、清楚,自然音高复原,患者自己感觉嗓音舒服、轻松。
半年后患者接受复查。他依然从事音乐教师职业。嗓音已完全恢复正常。频闪喉镜检查表明声带黏膜光滑、无异常,双侧声带振动良好。与健康声带相比,术侧声带边缘的外展内收稍受限制。